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节(1 / 2)





  忽有一个想法,稍一触碰,便叫人心魂发颤,如堕冰窟——倘若,真的是他呢?

  从莫川辞别苏缨之后,这一路,燕无恤北上救被他无辜牵连的幽州刺史白恒。

  一脚踏入这一张专门为他织就的天罗地网,只欲以身为饵,擒拿幕后操纵的贼首。

  他怀疑过许多人,却唯独,没有怀疑过死去的李揽洲。

  倘若真是他操控这一切,他去当了那个什么劳什子抚顺司的司丞……

  燕无恤脑中混乱杂麻作一团。

  他摸到腰间一块硬物,是随身带着的念想。

  李揽洲那条所谓“玉陨人亡”的亡母遗物,并没有随他尸首一起下葬,而是被燕无恤他带在身边,作为血海深仇的提醒。

  燕无恤摸着这玉,让自己冷静下来。

  ……若他当真还活在这世上,当去找他问个清楚明白。

  被这个念头所攫,燕无恤眸光发冷,抬起头来。

  苏缨本意是提醒燕无恤多加小心,见他独立原地,面白如纸,双肩颓丧,半点无昨晚在台上却敌的从容之态。她心生不忍,欲出声安慰,却不知当说什么。朝前走了两步,窸窸窣窣衣声才响,就见对望之人已平静下来,像是一块巨石投入了深不见底的深潭,经过波涛汹涌、裂浪千重后,最终还是恢复了往日的波澜不惊,他像一面平静的潭水。

  缠绵着凤凰花的微风掠过干净如水的俊逸脸庞,如当日浮游山那独行侠客是一般模样。

  忆起当日,苏缨惆怅轻叹,道:“我要说的就是这事了,望你今后多加小心,就此告辞。”

  燕无恤伫立原地,思绪纷杂,听得她脚步慢慢,裙裾拂过碧草,佩环叮铃,渐渐远去。

  脚步声越来越小,燕无恤忍不住,出声唤:“阿缨”。

  苏缨转过身来,目带疑问。

  燕无恤问:“你没有什么要问我的?”

  苏缨想了想,笑答:“是还有两个问题,不过现在不是时候。过几天,我再好好问你罢。”

  二人相隔不过两三丈。

  这一望,千蓬红云,袅袅一影。

  燕无恤喉咙发紧,柔声道:“好。你问什么,我都说。”

  ……

  这一夜,月明星稀。

  西京与白玉京不同,白玉京虽是帝王手笔,“聚江湖于一城”,然而建筑尚美,风流不羁。相去不远的西京,却风格大变,是纯粹的帝都气象,市坊整齐规整,列道几乎可以用一条线拉到头,鳞次栉比房屋,群星托紫薇一样托拱着北方的皇都。

  长乐宫作为天子平日朝会之所,修的大气威严,飞阁连甍,下起高台,宫阙如在云雾之上。

  当年青阳子之事,让天子对江湖豪强壮勇心生忌惮,烧典籍,灭高手,专门设立“抚顺司”,专门处理以武乱禁,藐视律法之事。

  抚顺司因得天子宠爱,在长乐宫也有一角办公之所,在偏僻处,西方第十二道飞廊所接,上书天子御笔亲书“抚顺成化”四个大字。

  子时已过,灯火晏晏。

  与长乐宫毗邻的天元宫早已宫禁落锁,便是长乐宫特批二门通行的区域,也只有抚顺司还亮着灯。

  终于,抚顺司司丞从殿内走了出来,他腰悬宝剑,大步朝前,衣袍带风,一面走,一面朝身边人低语。

  那人得令而去。

  下完玉阶,穿过正阳门,走出西极门。离开长乐宫。再转入他于京中的住宅时,背后已经只剩下两名随从。

  抚顺司司丞纵马直行,方才瞧见自家屋檐一角。

  就听到一个冰冷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李揽洲,别来无恙?”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三更

  第55章 惊旧案梦里抱月

  抚顺司司丞闻言, 肉眼可见的浑身一僵,转过头来。

  府邸门口的家丁不知是谁低呼了一声“有刺客”, 四五个人赶了过来。

  火把一照, 只见长街尽头不知何时,悄然立了一道黑影。

  燕无恤已站立多时, 他一身黑袍,虽赤手空拳,然一双眼眸如幽幽深潭, 无半点波澜,然其锋芒深藏,暗隐杀机,令人视之胆寒心颤。

  两名随从身手不凡,训练有素, 受冲面而来浓烈的杀机所激, “唰”一声同时拔出佩刀, 以刀作门,拦在了抚顺司司丞身前。

  那抚顺司司丞转过身来,脸颊被燃烧的火焰分作明暗两半, 他极薄的双唇抿作一线,整张脸微微发白, 不知是惊的, 还是惧的。

  确实是李揽洲。

  他的姿势,仪态,动作, 无一不如笔写刀刻,与记忆中一一相符。

  巨大失望与惊怒,如潮水一样泼天涌来,燕无恤生平头一遭,有给人扼住脖颈,难以呼吸之感。

  他勉力压抑内心郁炽如沸的怒火,压得手腕亦微微颤抖,火光明灭,视线微模糊,静静定在守卫簇拥、家丁围护之间的——李揽洲身上。

  他早已一改在浮游山上的粗袍赭衣,玄青交加的锦绣官服轻覆于身,青绶铜印明晃晃悬在腰间。

  燕无恤头一次见他这样的形貌,忽笑道:“还是我当叫你,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