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0节(1 / 2)





  又晚了,实在抱歉,大肥章送上,希望小天使们满意。

  第78章 古氏备考法宝(三合一)

  七七年的春节很快过去, 进入到了高中最后一个学期的古明妍和古明中、古明国三人, 面对几个月后就要毕业,告别学生时代的未来, 开始慢慢地有了各自的计划和目标。

  古明妍自不必多说, 她的计划还是与她早年给自己定下的规划一样,要带着自家哥哥们参加高考, 去京都上大学。

  当然了, 古明妍的计划古家的其他人此时是不知道的, 毕竟他们现在连高考就要在今年被宣布恢复都不知道, 就更不用说畅想着上大学的事了。

  按照古家上下的计划,面对自家即将在下半年毕业的三个孩子, 古建国心里早就有了对子女们的大致安排了。

  自从运动结束以后, 很多政策都出现了一些松动和调整, 比如要求非独生子女家庭子女上山下乡的政策, 在知青问题频发,各方诸多不满的情况下,也有了一些改变和调整。

  大面上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实际上,这项政策执行起来却没有从前那般严格。一般有点关系的人家,只要大致活动一下,家里的子女们不想去下乡的话, 问题基本不大。

  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古明妍和哥哥们到是不用担心下乡的事儿了。即便从他们毕业到公布恢复高考, 中间也就是三四个月的时间,但这段时间古明妍是打算用来带着哥哥们集中复习的,自然不能看着时间就这么被浪费在去下乡各种适应折腾,学做农活儿上了。

  不用去下乡,又是不知道高考即将会被恢复,古建国给几个孩子的前途定位,就与古明妍暗自里计划的大不一样了。

  在古建国看来,自家小女儿自然是要放在他身边的。

  别说现在不用强制要求下乡了,就算这会儿还是政策最严格的那阵子,古建国在只有一个留城名额的情况下,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把他闺女儿给留下来的。毕竟他的六个孩子里,就这么一个小棉袄不是,他相信儿子们也一定会理解并且支持他的决定的。

  好在他们现在也不用做这样的选择了,家里谁都不用下乡,不用因此产生什么不公平,伤害子女们之间的感情了。

  考虑到女儿毕业后也才将将满十四周岁,这年龄在古建国看来,实在是太小了,不足以让孩子出去工作的。

  所以古建国给古明妍的打算是,等她毕业了就先留在家里,看书弹琴绣花拍照的随她喜欢,反正有他这个爸爸在,闺女儿愿意干啥就干啥,怎么松快高兴怎么来。

  然后等到闺女儿十□□了,长大点儿了,没那么叫人操心了的时候,到时候他就给她安排到机关单位里头去,干份清闲的工作,端着铁饭碗,旱涝保收的,吃喝都在家里他给养着,孩子就只当是打发时间,给自己挣点儿零花钱就行了。

  至于等到古明妍再大一点儿了,是不是要考虑处对象结婚这些问题了,宁荣薇这个当妈的或许还会考虑一下,想着以后给闺女儿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合适,给陪多少嫁妆出去孩子才能不受委屈,最好就让她把家安在他们住的附近,方便她想孩子了的时候,能时常过去看看她等等。

  不过这些心里的打算,宁荣薇是不敢跟古建国提的。她能感觉到丈夫对闺女儿有一天会出嫁这件事儿打心底里的排斥,他别说打算了,干脆是连想都不愿意想这个问题的。

  有一次宁荣薇也不知道聊什么呢,就跟古建国提到了以后妍妍结婚出嫁的事儿上了。当时古建国听到这话后的表情,宁荣薇后来好久都没能忘掉。

  那人一脸震惊加不可置信,满脸写的都是“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的女儿怎么会有嫁人的那一天,你可别吓我”的表情,搞得宁荣薇都不禁自我反省了一下,莫不是我说错话了?我家闺女儿就是跟旁人不一样,一辈子都不用嫁人生子的吗?

  从那以后,宁荣薇就知道了,对于丈夫这个做父亲来讲,别说现在闺女儿还小,让他想到孩子未来会结婚这种事儿,他心理上会不好接受了。

  宁荣薇觉得,就自家丈夫对女儿的喜爱和依赖程度来看,估计就是到了妍妍二十五六岁了还不结婚成家,他估计都还不会把这当做什么大事儿去处理,甚至还有可能觉得他闺女儿这样就挺好,最好一辈子也别嫁人,在家里一直住着,让他这个当爸爸的照顾一辈子才好呢。

  至于他年纪大了以后会不会照顾不过来?

  古建国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他不行了不是还有儿子们吗?做哥哥弟弟的,养他们这么大为的是什么,他们还能不照顾他们妹妹了?

  不能跟女儿控提闺女儿会嫁人这种事情,这无异于在他们心里捅刀子。但是对于儿子们,古建国的态度可就随意佛系的多了。

  大儿子古明新现在在部队上发展的也挺好的,前不久寄信回来说是就要提干了,而且入党的事儿好像也被组织考察的差不多了,这以后的前途不会差了,他也不用多余操心。

  至于老二和老三,古建国在跟两个儿子谈了几次话后,发现这俩平时大大咧咧看不大出来的半大小子,倒也不是什么单纯的傻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俩人倒是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俩不愧是双胞胎,想法还挺相近的,都有想要从政的意思。

  既然孩子有意愿,自己本身学习成绩也好,高中毕业的学历在这年头里也不算低了,所以到时候等他们毕业了以后,就都去安排着考政府机关单位去。

  能自己考上了最好,实在不行了,他也能给孩子走走门路安排一番,算是带着孩子进个门儿。至于他们今后各自会有怎样的发展,就要看他们自己个儿的本事了。

  古明妍其实也多少知道点双胞胎的想法。

  二哥古明中平常在学校里就是那种比较积极的学生,要不是古明妍和古家人这么多年考虑到大环境的问题拉着扯着,这人说不准还真能在这时代给自己混成个小头目的运动积极分子当当。

  至于三哥古明国,据古明妍的观察,与其说他是想要从政,不如说他对于外面的世界,国际关系,外交等等这些方面更感兴趣些。

  在大家慢慢长大,尤其是上了初中以后,古明国在外语方面就渐渐开始展露出他的兴趣了。

  跟着古明妍拿回来的那些个教材学习,他算是全家学得除了古明妍之外最多最好的那一个了。除了英语掌握的已经挺好外,法语和日语也差不多到了能日常交流不成问题的程度了。

  古明妍觉得,自家哥哥高考后完全可以报考个外语系之类的,到时候毕业了直接去当外交官,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时候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可不像是后世的高考冲刺的那般紧张,学生家长还有老师们都重视得不行,完全是把这最后的一段时间当成决定未来命运的时刻看待。

  这时候的高中,尤其还是最后一个学期,原本学校里就没多少知识可教的,现在就更是松松垮垮的在混时间了。

  因为不涉及到高考升学,所以也有很多同学干脆三不五时的就不去学校了,有门路的好些都早早的进厂提前跟着师傅学手艺挣工资了,只等着到了时间,回学校参加个百分百会过的考试,领个毕业证就得了,所以班级里目前的学生倒也不是很多。

  古明妍一看这情况,干脆也叫古建国给她请了假,还拉上了自家两个哥哥一起,以自己有事情需要他们帮忙为借口,拉回了俩劳力,也省得他们在学校里面浪费时间。

  上学以来还没有过如此正大光明可以不用每天起早贪黑的去学校的体验的古明中古明国哥俩,在家里还没有放松舒舒服服的睡两天懒觉呢,就被自家妹妹给指派上活儿了,还是那种有固定任务量,一点儿也不好完成的工作,搞得他们都有点儿后悔同意请假的事儿,想要再回学校去上课了,毕竟学校可比在家里轻松多了。

  古明妍给哥哥们安排的工作倒也不是别的,就是让他们帮着抄书。

  古明妍是这样想的,考虑到他们三个七月份毕业,她就不用说了,古建国不会让她马上去工作,她自己也知道要高考的事儿了,更不会就剩这么几个月的时间了,还去给自己折腾份工作去干,反正到时候还得辞职,来来回回的就是弄档案都怪麻烦的。

  但是自家哥哥们不一样。古明妍知道,关于恢复高考的通知得到十月下旬才能出,即便之前有相关的工作会议展开,古家认识的楚家一家在京都,现在楚子风也恢复工作了,可能会提前得到消息后通知自家。

  再加上自家四位牛棚里的高级教授也很有可能被提前平反接走,回京都和海市主持相关工作,这些都能使得自家可以比别人更早的了解到高考的相关消息,从而提早开始准备起来。

  但是,即便能提早知道,那估计最早也得到九月份了。

  这意味着,在古明妍不能暴露自己知道未来的情况下,即便她能给家人吹耳旁风,把京都来的还不太确切的消息认真对待,早早地让大家准备起来,那最早也是九月份的事儿了。

  而自家的两个哥哥很可能在毕业后紧接着就会参加工作。那么到时候,他们肯定是各种适应新工作还来不及呢,就怕复习时间不够,或是他们再觉得有了工作了不太想放弃,干脆就不参加高考了可就不好了。

  古明妍自己也想过是不是要在哥哥们毕业的时候阻拦一下他们,让他们暂时先不要参加工作,省得到时候还得辞职,或是辞不了职但被单位留档,毕业后不能被学校分配工作,只能回到原单位来,这些都是麻烦和隐患。

  但是古明妍又觉得,这样做一个是她没有充足的理由,她没办法拦着毕了业的哥哥们不叫他们去工作,这在家里任何人那里都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