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1 / 2)





  “安均之到了长宜带上郡守官帽,头一件事就是去长宜城中的寺庙转上一圈,寺庙嘛无非也都那样, 金光大佛长香油灯。”说书先生抿了一口茶水:“他也不腻,诚诚恳恳端端正正地拜了个遍。那正是一个阳光明媚鸟雀脆鸣的清晨,远山上钟鸣声声, 安均之换了身衣袍踏进了最后一个寺庙,此寺无名,唤‘无名寺’。诸位想的没错,这正是我长宜青莲寺的前身。”

  说书先生的声音很有吸引力,盛清清听的入神,寥寥草草地用了早饭后便撑着脑袋微瞌着眼专心听了起来。

  “那时候的无名寺内尚无闻名天下的青莲塘,有的只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年轻高僧九明。这九明诸位想来也知晓那么一二,离着禹州不远的九明山,取的正是九明大师的‘九明’二字。”

  九明山?盛清清抬了抬眼皮,她捉了毛毛虫遇见小哥哥的九明山。

  “安均之在大佛殿上了香祁了愿,便想着去拜访那位素有‘佛之子’美名的九明大师。”说书先生停顿了一下,朝下观察了大堂中客人的表情,见诸人都凝神正听,这才满意地又开了口:“他踏进佛寺后院,就见几个小僧坐在石板地上的蒲团之上,双手合十瞑目听经。安均之尚且诧异这些小僧为何在后院听经,耳边乍然传来一道静缓之声,空然透心,抓神挠耳。他这才抬眼,有僧人侧对着他坐在远处石台之上。他这般望去,只能瞧见那若山中雪般的白肤,晨光斜照隐然泛光,他右侧摆着一盆水莲花,花青瓣多,亭亭而立。”

  盛清清突然睁开眼坐直了身体,席则一惊,忙问道:“怎么了?”

  她看了一眼说书先生,轻笑道:“没什么。”席则见她不言也没多加追问,盛清清扬了扬眼角,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那边说书先生合上折扇:“晨曦洒满庭院,安均之头一次发现,他只那么看一眼,这周身浮华尘埃霎时便散了个一干二净。他顺着空旷的石板路绕了过去,这才看到了对方正面,双眉如黛,桃花为眼,明明男生女相,却叫人生不出丝毫亵渎。他就坐在那里,如同真正的神佛,身侧有青莲圣花,身后有柔光万丈。”

  说书先生格外起劲儿,下方却有人挥了挥手,大喊道:“不是说元康年间的大水吗?怎的半天都没扯到正题呢?”

  说书先生拍了惊堂木:“莫急,莫急,人都齐了才能往下说不是?”

  “前面说了,安均之喜求佛问道,自打那天起他得了空便往无名寺去,坐在树下听着九明大师讲经,一来二去的,两人渐渐熟识。九明大师虽被人尊称‘大师’二字,实尚双十之年,还不及安均之年长。他自小在佛寺长大,天生慧根,无论多么高深晦涩的佛法他都能轻易参透。九明大师喜欢坐在高台青莲旁给寺中僧人亦或者旁人讲经布道,那株青莲并不是凡物,乃是瑶池仙莲无意入了凡间,青莲开了灵智懂人语知人话。”

  “一日,安均之急急忙忙地跑入了无名寺,正见九明与青莲说话,他道:“这几日蒲花江两岸无风无雨,没想到突然发了水,淹了最近的管县害了不少百姓,我抽空过来想着叫大师帮着祈祈福。”

  九明应下这事,安均之转身离开,却听见纯然女声道:“我听枝头鸟雀说蒲花江住着一个河妖,和尚,你说是不是那河妖作祟呢?”

  安均之头一次听见青莲开口说话,他惊然回身,九明对着他微微颔首,转而朝着青莲道:“尚不得而知,待到午后无事,贫僧去一趟蒲花江。”

  青莲猛烈地摆了摆枝干,急道:“我也去,我也去。”

  九明轻声应好,青莲花瓣舒展,其上光华似乎也更亮眼了些。”

  堂下又有人拍手揶揄:“你这说书的,竟是百年前的对话也知道的一清二楚了,不得了不得了!”这人一说,三三两两的也都带了笑,客栈里一时热闹的很,也没人忧心这风雨不停了。

  说书先生不以为意,他灌了一碗小二重新端上来的茶,摸了摸胡须笑着道:“真真假假,谁又清楚呢?”

  惊堂木又响,说书先生又起了话。

  “九明下午果真去了一趟蒲花江,时安均之正在郡守府焦头烂额,突有门房来报说是九明大师来见,他匆匆出了院子刚巧与九明撞上,尚未将那一口气儿喘匀儿,便听见九明道:“蒲花江妖物有异,贫僧特来与大人提个醒。”

  安均之大惊,差点儿气儿都没提上来,他急急追问道:“大师所言当真,这蒲花江发水真是妖物所为?”

  九明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道了声阿弥陀佛:“只知与那河妖有些关联,到底如何须得深入蒲花江中去查探一番。”

  “那大师现在可有外事?”安均之有心盼着九明立刻便去,却又不好直接开口,只拐了弯儿探问。九明摇了摇头:“那河妖在蒲花江四周布了大阵,一时奈何不得,大人最好先让长宜固县和舟县两县的百姓撤到城中来为好。”

  这事儿着实有些难办,但安均之也不敢不应,以九明的本事总不会无的放矢,他火急火燎地招了人一路飞奔亲自往了固、舟两县去。九明离了郡守府又返了蒲花江岸。

  话说这安均之一夜未归,叫那固县之人在月色下往后撤,因为管县遭了大水,固县的百姓又见郡守亲至都不敢拖沓,天尚未全明固县便成了空荡荡的一片。安均之不敢耽误,出了固县又马不停蹄地往了舟县去,刚刚踏入舟县县城,远方便似有雷霆轰隆之声传来,铺天盖地有席卷万物之势。”

  说书先生长叹了一口气,折扇敲着手心在桌前左右转了两圈,底下人不耐烦了,大声道:“可是蒲花江发水了?”

  说书先生立定身子,抬高了声音:“安均之心头猛跳,他强力稳住马匹,侧头一看,只见远方白浪滔天,数十丈高的水浪奔腾而来,不过眨眼之间便近了身前,他大脑一片空白,就连手下人的尖叫声马匹的嘶鸣声都听不见,耳边只有那汹汹水浪之声。”

  “那安郡守死了?”掌柜的也寻了个地儿坐下。

  说书先生惊堂木再下,啪的一声响:“说时迟那时快,白浪就在眼前,安均之本以为注定要成那水下亡魂,却不想身子一轻被人凌空拉了起来,他呆滞地偏了偏头,是个姑娘。

  那姑娘立在水浪之上,碧衫青裙,髻发绿带随着风飞扬,明眸皓齿雪肤红唇,叫人一见心喜。

  安均之尚未回神儿,便被那姑娘往后一扔,他心又是一紧,好在没有如他所想般掉入水中,而是一个打滚儿落在了一片碧绿的大莲叶之上,他的手下们正呆呆地坐在上头,直到他掉在那莲叶上面才回了神。”

  盛清清听的入了神,就连席则还有单怀祁闰他们也都看着说书先生的方向。

  “这荷叶极大,容了他连着他手下二十几人也不显拥挤。救了他们,那姑娘回到了莲叶边缘,莲叶似乎有人操控,稳稳当当地漂浮在水浪之上一路直往舟县县城去。

  大水过境生灵涂炭,不过一刻钟,便有百姓浮尸。水浪滔滔,舟县的百姓们上一刻还悲叹着管县的悲剧,这下一刻自己也投生无门。他们或四散逃生或绝望地立在原地等着必死的结局。

  水浪淹了舟县,溺在水中的百姓们费力挣扎着,河水的腥味儿冲击着他们的嗅觉,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只有小小的一会儿,青莲的幽香驱散了腥臭,舒缓了神经。莲叶至远方水面而来,前方女子御风速行,自水中救人一刻不缓。

  水上片片莲叶朵朵青莲无根而生,莲可载人不沉,水中未亡百姓痛哭流涕,随莲而去生还。青莲救人,长宜乃至秦州之地拜为神迹。”

  客栈中一片沉寂,还是掌柜的开了口:“那青莲莫不就是如今青莲寺中的青莲?”

  他只知晓,长宜祖祖辈辈的人皆将这青莲寺的青莲奉为神祇,但究其原由却不清不楚,史官偷懒,史书上从未留下这一笔,只说无名寺青莲有灵二字,就连那场长宜水患也并未多提。

  说书先生没有回答掌柜的话,而是微微一笑,继续往下。

  第四十六章

  “那碧衫女子正是九明身旁那株开了灵智的青莲, 她救了人后便匆匆离去未留下只言片语。

  安均之心头思绪万千, 蒲花江大水淹了固舟二县, 纵有青莲救人亦死伤无数,他不眠不休急急往京都递了疏奏,又叫人安顿灾民, 好不容易稍得歇息也不敢安眠,只抹了把脸又急急地往了无名寺去。

  无名寺内依旧是木鱼声声响, 香烛缕缕烟。安均之甚至都没有如往昔般上香拜佛,他直接转去了九明日常打坐的后院, 却见院中寂静, 寥无人息,就连那琉璃缸中的青莲也不见身影,只余下半缸子清水和几条摆尾游动的小鱼苗。”

  说书先生望着客栈门外的雨幕似有出神,他缓缓启声:“安均之心焦不已,他想着往九明这儿探听些关于蒲花江之事,却又惦记着灾患难民, 九明不在,他也不敢久留又匆匆地往外赶。刚走到那出后院去的月洞门, 上空一白一绿两道光划过落在了他身后,他顿住脚步回头,正是九明与青莲二人。

  青莲一身倒还干晌, 倒是九明浑身湿淋淋衣角上还滴着水,他也不急尚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青莲却是推了回禅房去重新换了身僧衣。九明回来了, 安均之便没有离开,他们三人坐在一处,谈起了这蒲花江之事。

  最先开口的安均之,他道:“大师此番入蒲花江中可探出了什么?”

  九明捻了捻佛珠:“贫僧往了那蒲花江底去,刚巧遇见了河妖施法,蒲花江底有一条灵脉,其内灵石充沛,河妖靠着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石修炼,积淀了千年修为。”

  安均之闻言大惊:“这妖物现今何处?它缘何伤这无辜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