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掌中物第127节(1 / 2)





  自从入冬以来,三爷的咳疾便越发严重,太医每次来都叮嘱万不可受寒,不可劳累,不然怕是会彻底落下病根,以后年年都要犯了,且有的遭罪。

  可偏偏他自己不在意,自新帝登基以后,他便愈发的忙碌。皇帝年幼,皇太后又是个万事只知道喊首辅大人的,整个朝廷的担子大半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肩上,夙兴夜寐,宵衣旰食不说,朝中倾轧党争要操的心也不少半分。

  这些都还不是最致命的,白歌姑娘的情况才往往令他最是记挂。

  为了请到云州有名的神医临沣先生,他先后跑了临沣先生当年求学的青州府青阳书院四趟,总算是让青阳书院的院长开了口,帮他写封书信给临沣先生来京城。

  青州距离京城五百多里,即便是上好的汗血马也要跑上一整天。

  他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只能夜间出发,带几个侍卫快马跑上几个时辰赶在午前到青阳书院,又不能在青州停留太久,不过半日便要往回赶,又是一整夜的赶路回到京城,回来后又要加紧处理这两天耽误的事务。

  那会儿正是盛夏的季节,顶着酷暑如此一个月内这般折腾了四回,就连侍卫受不住都得轮换着跟他去,更别提他的身体本就一直有暗伤没好全。

  第四次到青州时,他整个人都消瘦的吓人,眼下青黑眸子通红,嘴唇泛白干裂,在书院外站了一个多时辰后险些昏厥。

  也正因此,才得打动青阳书院的院长,觉得他至诚至性,这才愿意替他给临沣先生去了一封信,将这位有名的神医请到了京城。

  李滨想到这些,又看了默然立在那的谢尘,只能将满肚子的劝解咽下,无言的陪在一旁。

  日头西落,天边的光晕一点点暗下去,昏黄的色调下又开始飘雪了。

  “人还在?”

  莫廷绍听下人回报,皱了皱眉,不过他此时没心情管那些,一颗心全吊在屋子的人身上。

  “随他去吧。”

  产房中,一股浓郁的血腥味令人眩晕。

  过于强烈的疼痛和疲惫让白歌的有些神智不清,眼前出现一片虚影,迷迷茫茫的让人分辨不清,耳边的呼喊声令她无比烦躁。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睡过去,一旦睡过去,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

  侯府外。

  入了夜,雪却一直不停,已经在谢尘的肩头积了薄薄的一层。

  李滨已经冻得浑身僵硬,靴子里的脚趾都没了直觉。

  他瞧着谢尘冻得青白的脸,雪花落在他鸦羽般的长睫上,竟也不化,反而雪白的一片积在那里,那眼睫微微垂着,像是不堪重负的样子。

  实在是忍不住了,李滨开口道:“三爷,这晚上寒气太重了,又下雪,您在这除了糟蹋自己个儿的身子也没什么用处啊,那白歌姑娘又不知道,也不会心疼,不如上马车里等吧。”

  谢尘没说话,好像一尊沉默的雕像。

  李滨心中大骇,还以为他已经被冻得失去知觉。

  半晌后只见他眨了眨眼,眼睫上的雪花略微落下一点。

  “你去车上去呆着,不用陪着我。”

  他缓慢又固执的道:“我不冷。”

  李滨气急,却又只能好言好语的劝:“您想想,白歌姑娘虽然看似是侯府的人,可毕竟这孩子不是莫家的,您以后还得好生看顾她们娘俩,可不能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不然以后她们若是被人欺负了,哪有人替他们出头。”

  谢尘却只是淡漠的道:“那也是以后的事。”

  听了他这句话,李滨彻底无言,只能搓了搓手,接着在雪地里挨冻。

  谢尘是真的没觉得冷,或者说他现在整个人都是麻木的,感受不到身体上的变化。

  内心的煎熬不断拉着他的神经,让他忍不住一遍遍的去想,如果她真的死了,他该怎么办?

  曾经那种好似溺水一般压迫到窒息的恐惧感又一次袭来,而且愈加严重。

  他是真的很怕。

  很怕就在这个夜晚,彻底失去了这个人。

  回想起来,似乎在她眼里,他带给她的只有伤害和痛苦,就像那个割伤她的碎瓷片,即使被她握在手里,也只会伤害她。

  他阴暗自私放出的那只心中的猛兽,最终让他自食苦果。

  “若是她死了,他这条命,就赔给她吧。”

  他想。

  可转而一想,又觉得,她也许还会嫌弃,怎么连死都不得安生吧。

  第一百二十四章

  永寿元年, 十一月初六寅时。

  伴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声,定远侯府的嫡子降生。

  一向儒雅温和的临沣先生脸色疲惫的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脸喜色的产婆, 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小的襁褓。

  产婆欣喜道:“恭喜侯爷,是个男孩儿,很康健。”

  莫夫人连忙上前打量着那襁褓中的小婴儿,脸上也洋溢着喜色。

  莫廷绍则是跨过两人一把拉住了临沣先生, 急切问道:“我夫人怎么样?”

  临沣先生神色缓和下来, 道:“侯夫人的情况有些凶险, 不过幸好她自己的求生意志很强, 现在已经挺过来了, 之后好好调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