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咸鱼女配只想开饭堂第37节(1 / 2)





  这时候,家里本身就有食肆的陈岩以及来自村里的顾明轩周围就被围了很多人。几乎是厨师们拿一个什么出来,众人就问一个。顾明轩觉得自己从未一天说过那么多话。

  “快看快看,左数第三个灶台那个厨师,那刀好快啊!”学子中忽然爆发出了一声惊呼。

  众学子忙停下问话,纷纷转头看过去。

  那厨师右手执了一把澄亮的菜刀,一边还在和人说话,一边手上的刀笃笃笃笃地落下。随着手起刀落,他手下的莴笋变成了厚薄均匀的薄片。一根莴笋都切好片后,他手轻轻一抹,刀又笃笃地切了起来。不多一会儿,一篮子的莴笋杆,变成了一篮子粗细均匀的莴笋丝。

  “最后出来那个食肆,那厨师同时用了两把刀,也好厉害啊!”

  众人又齐齐转头看去。只见一个高高壮壮的厨师,左右手各执一把刀,正在用力地砍面前的一大块五花肉。随着他刀的每一次落下,都让学子们不约而同地缩了下脖子。因为那力道,每剁一下,都能看见星点的肉末飞溅起来。

  “快看金榜题名食肆那边,那厨师手中切的是什么,是黄瓜吗?好快的刀,但是又不像其他人力道那么重的样子!”

  这一声太过高亢,也引起了胡掌柜的注意。听到学子们的惊呼,他不着痕迹地挪到了那厨师的旁边,拿起他刚切好的黄瓜,顺手一掰。那本来深绿色的黄瓜竟然顺着他的力道弯曲了。弯曲的弧度处变成均匀的薄片,透出内瓤的浅绿。每片连绵不断,竟是整根黄瓜都切过了,却从头到尾都没有切断。

  “蓑衣黄瓜。”黄老先生缓缓说出这道菜的名字。

  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有人斗胆问道:“黄老先生,为何叫蓑衣黄瓜啊?是因为像蓑衣吗?”

  黄老先生笑了笑:“我也只知这种黄瓜的切法叫蓑衣刀法,很是考验刀工,至于为何叫这名,实是没有什么考究。”

  “这样连绵不断,倒是有点儿像蓑衣的样子。”“太阳光照在上头,黄瓜片好像会发光一样诶。”“快看快看,凌云食肆的掌柜姐姐拿了一大块五花肉出来,会不会有更厉害的刀法?”

  江楚本在思索这几日查访结果,听见后两句话时抬起头来。瞧见陈苗苗左手拿着肉,右手拿着一把小刀,仔仔细细地一点点刮着肉皮,头上的蓝布束发也跟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瞧见此景,江楚眸光一闪,起身离开。

  本来等待着陈苗苗大显身手的众人都愣住了。有和陈岩比较相熟的凑近了陈岩:“陈小兄,掌柜姐姐是不是忘记带刀了,那么大块肉,她怎么用这么小一把刀呢。”

  陈岩其实也不太清楚,还在思索如何回答,身边传来了一个声音:“她应该是在剔表皮的细毛。”

  “毛?”学子们回头瞧去,见说话的人竟然是平日里寡言的顾明轩,有些惊讶,但想着今日横竖都问他那么多了,也不差这一个,忙追问了起来,“这不是猪肉吗?为什么还会有毛?”

  顾明轩今日显是已经被问惯了,但是听到这个问题,他还是沉默了一下:“猪牛羊、鸡鸭鹅,这些家畜家禽,都是有毛的。”

  什么,猪也是有毛的?众学子们大惊,纷纷开始讨论起来什么动物没有毛。旁边的夫子们都听在了耳里。山长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笑道:“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光这文章做不透,哪怕考中,这官也做不明白。依老夫瞧,待天气凉快些,也让学子们多出去走走看看。”

  杨夫子连忙道:“夫子说的正是。今日日头有些大,山长不若先回去歇息会儿,待结果出了再过来。”

  “诶,日头这些师傅们晒得,学子们晒得,我怎么就晒不得。这是书院的大事,岂能尸位素餐。”山长面上的笑敛了少许。

  杨夫子脸上一怔,正有些讪讪,忽然头顶一暗。他转头,只见江楚的几个手下正抬着一卷油布从众人的头顶一点点展开。旁边另有四人各在四个角支起四根竹竿,随着叮叮当当一阵敲打,一个简易的棚子就搭了起来。

  与此同时,江楚走到山长面前,揖了一礼:“山长,日头毒辣,各食肆师傅们若是做到晌午,恐会中暑。恳请山长通融,让人暂时进去,也给参赛的诸位搭个棚子。不若再请几位大夫,万一不察有个烧烫伤,也好及时救治。”

  山长连连点头,问旁边的几位夫子:“我瞧江夫子这提议十分不错,诸位觉得如何?”

  众夫子如今都在阴凉下头,刚承了江楚的情,纷纷点头。于夫子起身道:“江夫子说得很是,我这就派人去请大夫。不过我这搭棚经验甚少,还请江夫子手下多多支持。”

  江楚微微欠身:“自当尽力。”说罢,他亲自领了人跟于夫子往场中去了。

  众夫子纷纷称赞江楚想得周到。杨夫子看向山长的表情,手在身侧握成了拳头:怎么好似和说好的不一样?然而,当他目光落在某一处时,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这会儿趁能蹦跶,尽管蹦跶。待结果出来,你还能如何?

  陈苗苗并不知道这一番事宜。她正将处理过的五花肉皮朝下,放到烧热的锅里。肉皮碰到滚烫的锅,发出滋哇的声音,肉皮卷曲起来的同时,一种焦香味铺面而来。陈苗苗动作十分麻利,不一会儿,所有五花肉肉皮都已经烧过了。

  这一步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面前的锅热,头顶的日头也热,烧完陈苗苗已经出了一额头的汗。她刚拿起最后一块肉,忽然感觉到面前的光一暗。她下意识地抬头,瞧见头顶已经被扯起了油布棚,下意识看向搭棚的人。

  拿着油布走过的人正是穆天。瞧见陈苗苗的目光,他微笑了一下算是打招呼,开始了固定工作。

  几乎是下意识,陈苗苗快速扫了周围一圈。当瞧见角落处正在交谈的于夫子和江楚,目光顿住了。就只是那么片刻的怔忪,旁边的林婶凑过来:“姑娘,菜切好了。”

  陈苗苗立刻回过神来,将肉交给她:“这个肉切成大约半根手指厚的片,不要弄乱了顺序。”吩咐完这边,她又去瞧石榴那边了。

  因为有棚子,本就凉快了许多。不一会儿,他们更是感觉到背后一阵凉意。比试的人纷纷转头一瞧,见每个灶台后头都被搬来了一块冰。于夫子笑道:“书院冰窖里头去年挖了些河冰存着,倒是不值什么钱。这边有回春堂给的方子熬的避暑汤,诸位也都喝一碗吧,大热天的,别闹暑热了。”

  如今正是三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众人也不敢硬撑,纷纷都喝了。于夫子笑着道:“还有大约一个时辰的样子,诸位不用着急。”

  众人本是不着急,听了这话倒是各个都正色起来,不约而同地加快了速度。让五十个人吃饱他们是没问题的,但是要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这就要颇费些心思了。

  随着日头逐渐升高,各种各样的香味逐渐飘了出来。诸学子们本就早早过来,这会儿更是饥肠辘辘,纷纷在心里琢磨:一个食肆只有五十份饭,吃哪家的好呢?

  作者有话说:

  第74章 鱼香肉丝

  为了让参赛者对时间有个清楚的把握, 于夫子每半个时辰的时候都会出来通知一声。当还有半个时辰的时候,他还专门放了个沙漏在前头的空地上:“沙漏完就是两刻钟。诸位请注意时间。”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看起来长, 实际上做起来并不长。菜都是要洗要择要切,这就是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好在鸡鸭这些都是杀好的只需要清晰, 若是还要当场杀,估计那就更紧了。君不见因为杀鱼洗鱼太过耗时,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它吗。

  除了考虑菜熟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出锅。五十人份的菜,光是弄好舀出来,都还是要一会儿的。幸好这会儿是夏天,菜不容易凉, 但是,还是要考虑到菜的口感。因为并不知道品尝顺序方法什么的, 还得考虑一下菜放久了会不会味道有变化,比如炒的素菜会不会从爽脆变成软趴趴的。思来想去, 蒸、炖和煮是比较合适的,其次是凉拌。

  当然,陈苗苗并没有忘记自己拿手的炒菜。在还有半小时的时候,她开始下锅炒制了。等到所有东西都盛好, 陈苗苗抬头一看日头, 跟自己预计的差不多。剩下的时间,就来瞧瞧摆盘这些吧。

  果然,半盏茶时间后, 于夫子敲响了锣:“时间到, 所有比试者停手, 并请到之前的位置等候!”

  诸位参赛者这才发现等候区也被搭起了棚,还分成六个小块,每块放了六把椅子,前面还各放了个小几,上面放着茶壶茶杯。这样挺好,互不打扰。陈苗苗忙碌一早上,也没心思听那些莫名其妙的掰扯,只想好好坐下来吹吹风,回去吃自己早上备下的盐水花生毛豆,再躺一下午,不到晚间吃饭她绝不起床。

  五十份确实很多,每家都没有那么多盘子,所以一道菜分成了五盘,都放在每张灶台前面专门设的一张八仙桌上,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根本没法动手脚。锣响时,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菜,所有人都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品尝了。

  于夫子走到了几个灶台中间的位置,转向众学子,开口道:“现在开始品尝。有请方才拿到号牌数字是红色的人到第一张桌子前面按照五五之数排好阵。二桌子是绿色数字,依次下去是蓝、紫、黑与白色。诸位请带好碗筷,以及方才发给诸位的水囊。”

  水囊?陈苗苗刚灌了小半碗凉白开,闻言眉微微一挑。

  学子们起身,这才发现居然夫子们也跟着起身了。尤其是山长,居然排在了蓝色队伍的后头时,众人都纷纷惊讶了:什么,山长夫子他们跟自己一起排队品尝吗?他们居然没有单独的饭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