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6节(1 / 2)





  闻芊扬了扬眉,“听这意思,我若是伤好了,你就敢把我‘怎么样’了?”

  他轻笑了一声,答得模棱两可:“你说呢?”

  她偏头迎上他视线,“那我是应该期待自己伤好呢,还是祈求自己的伤不要好呢?”

  杨晋不置可否地垂首,将脸贴在她鬓角,似笑非笑地低低道,“我觉得,你可以都期待一下。”

  闻芊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自己被他调戏了,颇不甘心地咬着唇,手指沿着他肩头在胸口游走,正打算要使坏,然而未及往下半途就被杨晋骤然截住。

  他握着她手腕拎起来,“还让你得逞第二次,我就不叫杨晋了。”

  “放手。”闻芊较劲挣扎,奈何没挣开,他一只手能扣住她两个腕子,还依旧轻轻松松,“我不玩了。”

  “谁信你。”

  “……真不玩了,你自己看看,我都手发红了。”

  杨晋风轻云淡地支着下巴,“省省吧,今天晚上到回家前,你都别想我松手了。”

  闻芊气急败坏地抬脚踹他,他没刻意躲,只找准时机伸腿把她压住,波澜不惊地在原地看她无计可施,七窍冒火。

  忍不住就是有些想笑。

  水面上的星火已不及之前热闹,零碎得像是洒了把磨成粉的银子,他转头望向阑珊的夜市,在心中默默许了个迟来的新年期许。

  直到集市收场,烟花鞭炮纷纷平息,玩得足够尽兴了,杨晋才带着闻芊回去。

  杨老爷子在后门特地给自己安了个太师椅,守株待兔似的等这俩人撞上来。

  杨晋几乎是刚进门就被逮了个正着,杨老也不知哪里来的精神头,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两个人只好灰溜溜的戳在院里听了一宿的碎碎念。

  正月十五一过,春季便来得愈发悄无声息。

  不知几时,早起已见不到霜雪了,暖阳把枯枝后的绿意照了出来,无数的生机勃勃从泥土中重生。

  闻芊成天无所事事,过着不是吃喝玩乐就是风花雪月的日子,她为了给自己找事做,不晓得从何处打听到杨晋的秘密,买了根笛子一得闲就教他。

  于是,杨家下人每每路过西院,总能听到一段难以形容的曲子在天空悠悠飘荡,余音绕梁,数日不绝。

  除了闻芊的体重略有增长之外,这几个月的养伤时光简直能称得上是美好了。

  而与风平浪静的济南城截然相反,远在千里的京师却蕴藏一股汹涌的暗潮。

  也就是在三月底,杨晋收到了京城寄来的书信。

  正值一日之晨的早饭的时间,他拆开信后久久未语,一桌子的人便都把他望着。

  闻芊夹了一筷子菜放在他碗中,“写什么了?”

  杨晋合上信纸,闭目深吸了口气,“父亲说,有要事让我尽快回京。”

  算来,他已经离家有一年了,从奉旨南下捉拿刘文远至今,在路上走走停停,一耽搁便是这么长的日子。

  杨老闻言搁下汤勺,思忖着颔首,“你也该回家看看了。朝廷里那么多事,是时候替你父兄分担一些,济南不是你的家,别老乐不思蜀的。”

  杨晋心事重重地嗯了一声。

  似是瞧出他在想什么,闻芊伸出两指把信手抽,支着肘托起腮,“那不是正好,我跟你一块儿上京。”

  杨晋闻言愣了愣,“可是你的……”他的本意是想留她在济南养伤,但还没说出口就被闻芊打断。

  “去哪儿不是一样养,而且我现在好得差不多了,也没必要留在济南。”闻芊把信纸叠好,斜眼朝他一笑,“别多想啊,我也不全是为了你,京城里还有一堆烂摊子要收的。”

  要去找楼砚,还要拜访白三娘,云韶府那边也得亲自跑一趟,总不能让曹老板人财两失——乐师的名额都是有赏金的。

  这么一盘算,的确是有不少事要办。

  休息了数月,转眼又到了该启程的时候,众人似还如醉梦里,半分没有真实感。

  这回多了个杨凝跟着一同前行,闻芊干脆把从广陵带来的小厮打发走了,仍旧轻车简从。

  整个上午,一行人各自窝在房中收拾行装。

  闻芊的东西有菱歌收捡,自己倒是闲的没事。

  她现在不需要人搀扶也可以自行散散步,杨晋不得空时,便只沿着长廊来回走动。

  因为下午要启程,府里显得比平时要忙碌,东院的花园来来往往都是忙着准备马车、干粮的下人。

  她在院子里站定,杨晋的房门未开,倒是朗许的大敞着,依稀能看到他在桌前作画。

  闻芊心生好奇,顺手推门进去。

  他好像才画好,听到声音把笔放下,冲她微微一笑。

  “画的什么,我瞧瞧?”

  闻芊凑到他跟前探头打量。

  案几上是一副墨迹未干的画卷,白云飘渺,远山如黛,浓雾缭绕的村郭里有远行归来的人,天边的断雁迎风展翅,隔着单薄的宣纸好似能听见一声苍茫渺远的低鸣,破空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