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章同学聚会(1)(1 / 2)





  转眼到了2007年的国庆节的前一天,管凌天和阮小志相邀一同回家,毕竟有一周的长假,他们都想回去看一下老婆孩子,管凌天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参加中专毕业10周年同学聚会,聚会通知在两个月前就收到了。

  不知不觉,从江北省贸易学校毕业整整十年,同学们很多再也没见过面,管凌天也想去看看大家有什么新的变化。

  两人急匆匆赶到火车站售票处购票,工作人员认真查询了有关车次,说:“十一国庆节就要到了,车票太紧张,所有与你们有关车次的车票都卖光了,现在还有部分站票,你们要不要?”

  管凌天和阮小志两人无奈地叹气,没想到回家买车票有这么难,但还得回家啊。

  于是他们决定买站票,再一想,他们觉得还是很幸运,还有很多人连站票都买不到呢,要知道十一长假中国出行的人太多了,一票难求啊!

  现在,管凌天和阮小志坐上了回江北省的列车,虽然才9月30日,但青昆省西仁市在9月中旬已经下了两场雪,气温骤降,今天天气很冷,估计在零下几度的样子。

  这是一趟快车,车厢挤满了旅客,看起来学生和民工最多,烟味、叫卖声、吵闹声、脚臭味、呼噜声等夹杂其中,你不接受也得接受。

  管凌天和阮小志终于在列车卫生间后面过道找到了一处位置,拿着刚买的一块钱报纸垫着坐下来,看着似乎有些失落的阮小志,管凌天安慰道:“兄弟,慢慢熬吧,明天就能到家,时间也快,不要难过啊。”

  阮小志装着没事的样子回答道:“没关系,我们能上火车就不错了,运气好的话,也许还能在半途中补到卧铺。”

  “你们是学生吧,别做梦补卧铺了,我坐这趟车好多趟了,往往是到了一站下了很多旅客,可上来了更多的旅客,要补卧铺比买彩票中奖的机会还难得啊。”旁边一位民工模样的中年男子插话道。

  管凌天问道:“为什么啊?”

  中年男子说:“这趟车经过很多个站,一遇到国庆节这样的长假,人口流动量大,很多人都会回家或者外出旅游什么的,主要是你们学生、单位人和我们这些农民工,大家一窝蜂坐火车,一票难求,你说还能指望坐上位子吗?”

  原来,这位中年男子是来自河南信阳的农民工,叫李铁柱,大约50多岁,高个子,胡子杂乱,穿着一件厚厚的军大衣,满脸憔悴,两眼布满血丝,两手起了老茧,这明显是常年在外劳动刻下的痕迹。

  这两年李铁柱一直在西仁市建筑工地上干活,过年过节都没有回家,只为了多挣点钱寄回去,因为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大学,一个上高中,老婆患有慢性病,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哪知就在半个月前,这家建筑工地的包工头卷走了工人半年工资60多万元逃跑了,李铁柱和其他30多名农民工只好寻去法律援助,律师告知大家目前联系不上包工头,也就拿不到工资,叫大家先回去等信。

  李铁柱他们一合计,认为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先回一趟家,毕竟两年没回去了,一有消息就再回西仁市。

  听了李铁柱的故事,管凌天和阮小志一下子觉得旅途不寂寞了,很为李铁柱这样的农民工不平,同时对黑心的包工头大骂。

  李铁柱旁边的几个农民工也围过来,大家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委屈跟管凌天和阮小志讲了,管凌天和阮小志也认真地跟农民工交流看法,给他们出主意,并告诉大家要对未来要有信心,只要奋斗,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

  到了晚上十一点,天气变得更冷了,列车上却没有开空调,旅客中有的开始骂铁路局没有人性,漠视旅客的切身利益。

  管凌天和阮小志穿得很少,一下子身子哆嗦起来,两人只希望时间飞快地过去,于是咬紧牙关挺着。

  这时,李铁柱看到管凌天和阮小志冷得发抖,他赶紧和另一位农民工商量把自己的军大衣脱下来给管凌天和阮小志穿,刚开始,他两人拒绝了,毕竟自己年轻,穿人家50多岁农民工的军大衣,不像话啊。

  再说,他们农民工又怎能受得了这鬼天气。李铁柱看出了管凌天和阮小志的担忧,真诚地说道:“你们是读书人,身体没有我们常年干体力活的结实,冷坏了身体可不好,穿上吧,看你们和我儿子年龄差不多大,我很心疼啊。”

  管凌天和阮小志一下子眼睛湿漉漉的,这一刻,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农民工的朴质与善良,这一晚,他们在军大衣的温暖中睡着了。

  管凌天到家后,一下子搂着儿子管士为亲个不停,儿子现在7岁了,读小学二年级,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这让管凌天很自豪。

  只是苦了老婆姚敏霞,接送孩子,做饭洗衣,什么都得自己去做,她多希望老公能在身边帮他分担一些啊。

  还有一大负担是经济上的,一个月1000元,房贷就要花掉500元,剩下500元实在是很难应付生活啊。

  管凌天只觉得这辈子太对不住老婆孩子了,希望自己将来能有出息报答她们。